【澳門日報消息】
國際仲裁中心關鍵在於足夠人才
專家籲思考本地仲裁員培育
澳門世界貿易中心仲裁中心以“國際仲裁中心的建立或形成”為題舉行專題講座,邀請國際著名商事仲裁專家、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專家委員會成員及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名譽主席楊良宜分享經驗心得,表示國際仲裁中心需要人才去“形成”,而非“建成”。
澳仲裁調解個案增
講座昨下午三時世界貿易中心大廈五樓蓮花廳舉行。澳門世界貿易中心仲裁中心秘書長黃淑禧致詞表示,希望透過活動讓與會者從多角度展望澳門仲裁的發展前景,加強本地仲裁員之間的交流。近年中心仲裁、調解個案數目穩定上升,希望能從這些個案中吸收有益經驗,逐步加強中心專業化建設。同時中心會持續培訓本地仲裁員,並通過持續專業進修鞏固其專業能力。
楊良宜以國際仲裁中心非“建成”作為切入,表示每個地方都想為“中心”,但並非政府投入金錢、有硬件就可“建成”,而是“形成”,擁有可以媲美世界頂尖律師的國際法律人才,人們越來越有信心,國際仲裁中心自然逐漸形成,會吸引不同地方的人前往仲裁。
他在香港做過大量仲裁案,有些案件雙方都是內地人,但內地很多時已要求強制仲裁,自己現致力於內地培養人才。
缺乏人才難“下手”
在亞洲,新加坡、香港都有國際仲裁中心,澳門要考慮能否培養到本地的仲裁員。澳門已有“仲裁法”,但修法有時比從零開始更難,沒有相關人才難“下手”。
他談及仲裁的由來,最早見於三百年前的英國,法治社會解決爭議應該透過法院,排除法院是犯法。但因為法院無法解決一些商業貿易問題,最多是商品品質問題,行內人才清楚,於是英國將仲裁合法化,作為由法院解決爭議的例外。至今英國的仲裁法已修改多次。楊良宜於會上還分享了系統學習合同法、證據法與仲裁法的重要性、全球商業遊戲規則、形成國際仲裁中心需要的土壤等內容。
出席講座嘉賓包括澳門消費爭議調解及仲裁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歐永棠、法務局法規草擬一處代處長廖穎彤、澳門律師公會仲裁中心主席潘愛儀、公信國際仲裁(澳門)協會理事會主席莫綺玲、珠海市律師協會會長田學東、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會長吳在權,以及仲裁中心的仲裁員、調解員及認可調解員。仲裁中心理事會理事李俊鳴向楊良宜致送紀念品。
資料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8/16/content_1694753.htm